首页>> 行业新闻
拍卖师主持技巧科目的考试将于11月17日和18日开考,《中国拍卖》特邀请到拥有20多年主持技巧培训经验,有着拍卖师“总教头”之称的郑晓星、关海亮两位拍卖师,为即将参加考试的各位考生现身说法。本期关海亮老师将谈谈如何看待拍卖师这个职业,以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拍卖师。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裨益,在此也祝愿各位考生能够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,取得好成绩。
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师 关海亮
作为资深拍卖践行者,关海亮老师在拍卖圈里摸爬滚打也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,1997年取得了我国第一期拍卖师执业资格,目前深耕于文物艺术品拍卖领域。一次偶然机会担任了“拍卖官”工作,致力于拍卖理论研究和拍卖教育工作,与郑晓星老师、李永红老师一起担任拍卖师主持技巧培训“总教头”。采访从关老师学生时代看过的小说《茶花女》和电影《纵横四海》中描述拍卖的场景开始,他说那是他与拍卖最早的结缘,没想到竟成了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。
手中有槌 心中有光
每一个人对拍卖师这个职业的理解和定位都不一样,有人觉得像指挥、有人觉得像演员,还有人觉得像将军……还有很多种理解,似乎也都合乎道理。而在关海亮老师心中,对拍卖师的理解则更独具匠心。关老师认为,拍卖主持是一门关乎未来的艺术,承载了太多对未来的期望。委托人对财富的期望、竞买人赢得拍品的期望、拍卖人对天道酬勤的期望、拍品得以传承的期望等等。如果把拍卖师做一个比喻的话,更像是一个天使,他把美好的愿景带给每一个人。换句话说,拍卖的过程是实现人们美好愿望的过程,它把历史传递到当下,把理想变成了现实。而拍卖师就是帮助心怀未来的人们实现梦想、创造价值的的引擎。在这个世界上,没有哪一个职业还能够像拍卖师一样,如此近距离的连接着历史、现在和未来。小小的木槌,把拍品承载的人生感悟、世界认知超越时空传承给新的主人,这是一种特别神奇的缘分。
在记者问到如今上台是否还会紧张的时候,关老师的回答有点出乎意料。他说做这行越久,反而胆子越小,对这个职业也更多了一份敬畏之心。手中有槌,心中有光。槌,是规则;光,是良知。执业中的个中滋味,权利义务,如何职掌?全靠内心坚守底线的那份较真。每一场拍卖,自己都会认认真真做功课,花时间精力去熟悉标的和资料,在拍卖会举办前就开始调整自己的饮食、睡眠等等,这些职业习惯已形成了身体的记忆,自觉地就会这么做。有时候在拍卖台上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,要空腹、不能多喝水、还要侃侃而谈,要把自己的最佳状态呈现给大家,这的确很辛苦,但所有的辛苦终抵不过“热爱”二字,唯有热爱,才不辜负。
敢于出丑 才能出彩
当记者询问什么是技巧考试的考前培训中最重要的工作时,关海亮老师沉默了一下,回答道让考生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标准,其实是很难的,培训工作最核心的,就是保证学员在经过短暂的培训后,站在拍卖台上不能出现法律上的错误。在有限的培训时间里,要让每一名学员都达到这个标准还是蛮难的,但这就是培训和考试要坚守的底线,不能放松。
多年的从教经验,关老师发现很多考生羞于张口、不敢在台上表达,在他看来这是害怕出丑,心里负担太重的表现,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心理。所以他对考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“出丑不可怕,怕丑才可怕”,只要出到一定数量的丑,就能得到想要的彩,完成从出丑到出彩的飞跃。学生走上台、开口讲话,这是第一关,也是最重要的一关,敢于出丑,才能出彩,敢直面自己就能找到自己,关键在于一个“敢”字。人这一生有很多面对,面对自己是最重要的。在练习中,不断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,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,是培训的首要任务。
关老师还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,几年前有一个女博士来参加培训,她平时在单位就不敢在同事的众目睽睽之下讲话,所以做练习时,站在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,满脸通红,然后就开始哭。同学们不知所措,也没人敢说话,齐刷刷的目光全盯着她。哭的稀里哗啦的,越哭声越大,浑身颤抖掩面呜咽,嘴里还不停念叨着“我不行,我不练了,我要下去……”说实话看她这样也着实心疼,可一旦让她就这样下去了,就再也回不来了。所以还是狠了狠心跟她说,“痛快的哭吧,哭完了我们继续,同学们都在等着你呢”。就这样,她慢慢止住了哭声,擦干眼泪,开始报价。经过这一次的情绪释放、减压,从那一刻,她一下子就突破了自己的心里障碍,后面的培训进步非常快,最后也顺利通过了考试,一年就拿到了拍卖师资格证,非常成功。
关老师坦言自己是一个非常严厉的老师,在教学上不会放松要求。因材施教,在练习中学生越是害怕什么,就越要让他去面对什么,他认为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潜能,能量一旦被激发出来,就能够快速进步。
像疯子一样坚持
关老师在回答对于拍卖师来讲,天分与勤奋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时,他说天分只是让你比别人进步的早一些、快一些而已,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仰仗着那一点天分而坐等其成。天分再高,如果不下苦功,也是没用。一万小时定律是有道理的,只有经过千百次的重复练习,一个人的肢体、语言才会形成记忆,即使在紧张的情况下,也不会走形。人们说无卓越不天才,但天才只有刻意、执着的练习才能卓越。人性本是痴,只要有像疯子一样的坚持,最后才会有最牛的结果。
在通往拍卖师的路上没有捷径,每一个优秀的拍卖师背后付出的苦功,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。在关老师看来,天分好的人,更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标准,天分稍差一点的,也大可不必对自己没信心,只要每天都在进步就是成功,坚持才是最实在的道理。更何况每个人都有天分,只是被激发出来的时间早晚不同、机缘不同。关老师笑谈这么多年发现一个悖论,就是被老师表扬多了的学生反而一次不容易考过,所以后来在课堂上也就不轻易表扬了。
在谈起执教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时,关老师说有一个考生给他的印象最深刻,甚至轻易不敢提及。10年前,一个年纪很大的山东退伍老兵来参加培训,他说自己参加过一次拍卖会,一下子就爱上了拍卖师这个职业,然后就产生了考上拍卖师的梦想。他在部队上是从事法律方面的文职工作,理论考试还是很有基础的。但由于年龄偏大又操一口纯正的胶东口音等原因,可以说主持技巧考试对他简直就是一场灾难。果然,三科理论考试在第一年就一次通过,但主持技巧考试接连两次折戟沉沙。他自己很明白,知道自己反应迟钝、语言不标准、报价不熟练,主持技巧是不可能考得过去的。第三年他没来,老师们也都以为他不会来了,没想到第四年他来了,原因是第二次的考试,三科理论考了两年才通过,所以在第四年卷土重来考技巧,可惜的是技巧考了两年还是没通过,考了五年铩羽而归。老师们能够觉察到他每一年都在变好,每一次都在进步,只是进步比常人慢了很多,别人是在以天进步,而他却要以年计算,但他一直不放弃。就这样一直到第七年他通过了技巧考试,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拍卖师。第七年考试的时候,是老伴陪着一起来的。老太太一个人站在考场外的走廊里,胳膊上搭着老伴的棉外衣,安安静静的等待着,这个岁数来陪考还是非常引人注目的。关老师在和老太太的交谈中得知他已经患癌有些日子了,每天都要按时吃药,老伴是不放心他跟着来了。老兵之所不在考试前说这事,就是不想让老师们给他打同情分,他要凭自己的本事拿到这个证。老兵以军人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,他对理想的执着,以及固守的体面和尊严,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。这么多年过去了,始终不愿去打探老兵的消息,相信老兵一直都在。讲到这里,关老师的眼眶不觉有些红润。当我们视理想如生命,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,心若向阳,便无所畏惧。
关老师常和考生们讲,一个人的时间花在什么地方是看得到的,你可以欺骗别人,但却骗不了你自己。有没有努力,努力了多少,当你站在台上的时候,别人就能够感受得到的。
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
当记者请关老师透露一下考官比较看重考生哪些能力的时候,关老师的答案是“高手过招,往往一个眼神就能分出胜负”,这话常在武侠小说中见到,但用来形容拍卖师技巧考试也不为过。在关老师看来,从考生进入考场的那一刻,就会和考官之间产生一种心灵感应,你的精神面貌、身体状态以及眼神的交流等等,你所散发出来的气场其实已经开始在影响你的成绩了,越是自信的人,就越是容易获得肯定,对成功坚信不疑,往往真的成功。
他提醒考生要做到“心有猛虎,细嗅蔷薇”。基本功才是最重要的,在考试中处理问题既要大胆,又要注意细节。解决各种难题,靠的就是基本功的扎实和对考试规则的灵活运用。因为考官们除了考量基本功扎实与否外,也更为看重考生是否具备得体的应变能力。
以庖丁解牛的精神做拍卖师
当下定决心要从事拍卖师这一职业的时候,真正的学习其实是从考上拍卖师以后开始的,需要学习的内容太多了,各种商品知识、心理学、主持语言、主持技能、形象、声音、气息、节奏等等,方方面面,不一而足。随着能力的不断增加和文化境界的提高,把技巧运用到极致,并与精神修养融为一体,把能力转化成能量,正能量。就如同庖丁解牛一般,依乎天理,因其固然,以神遇而不以目视,官知止而神欲行,以无厚入有间,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。
艺术的境界都是相通的,中国绘画作品可以分为四个等级,即能品、妙品、神品、逸品。其实这四个等级也对应着一个拍卖师从合格到技艺佳,再到运用自如,最终悟出道法自然的过程。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而且是痛苦的过程,进步意味着改变和否定自己,这需要智慧和勇气。一个拍卖师要根据场景的不同实时运用不同的主持艺术,包括艺术风格、艺术形式以及语音、语调、语气、节奏、肢体语言等等,这需要极致的研究和探索,也只有在技能达到极致后,才能出神入化,不露痕迹。追求主持艺术,是一个由增量到减量的过程,先由简至繁,再化繁为简,最后是大道无形。关老师认为拍卖师主持的最高境界,其实就两个字,舒服。
人们常说不忘初心,那么拍卖师的初心是什么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,关海亮老师认为拍卖师的初心就是“公开、公平、公正”,只有做到了“三公”,你才能按照拍卖机制去为客户创造价值,核心是怎样创造价值。在拍卖师的道路上,关老师说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,他说非常喜欢李叔同《晚晴集》里的一段话:“世界是个回音谷,念念不忘必有回响,你大声喊唱,山谷雷鸣,音传千里,一叠一叠,一浪一浪,彼岸世界都收到了。凡事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,绵绵不绝,遂相印于心”。
最后祝福每位考生都能金榜题名!念念不忘必有回响!
——来源:中拍协